孵化器是科学发展观的珍贵样本-米乐官网app

工业和信息部火炬中心
孵化器是科学发展观的珍贵样本
  从资源拉动到科技引领,从要素推动到创新驱动,从产业链群到产业生态,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22年的实践,以严谨、科学、务实的态度,从起步时的严密构思、精心设计,到发展中政策体系、执行体系的日渐完善,不断探索并始终发挥着自主创新、集群发展、体制机制、产业生态系统和创新创业精神对于孵化器发展的推动或导向作用,完全符合又好又快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崭新思想,取得了成功而宝贵的经验。
  自主创新是孵化器的灵魂
  自主创新是科学发展最重要、最深刻的命题,也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灵魂。孵化器自1987年在我国“落地生根”以来,一直高举自主创新的伟大旗帜,肩负自主创新这一光荣和特殊的使命,着力培育内生增长动力,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自主创新的引导下,孵化器作为链接知识创新源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桥梁、培育自主创新企业和企业家的平台,22年来取得了健康高速的发展。“十五”期间,我国拥有近600家孵化器、2000万平方米的孵化场地,每年向社会输送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贡献3000亿元工业总产值,1万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949项),100万个就业机会,培育出了5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产值和利润都没受损的企业,大部分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有不少出自孵化器。
  科学发展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孵化器以22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自主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高级化的必由之路。孵化器也只有不断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高举自主创新的旗帜,才能持续蓬勃发展。
  集群发展是孵化器的方向
  集群发展涵盖用地集约、要素集聚、布局集中和产业集群等多个方面。
  用地集约是孵化器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我国孵化器考核指标中的重要内容。全国各地孵化器兴建的多层厂房,不仅节约资源提高了产出效益,而且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已成为当地集约用地的典范,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要素集聚是孵化器实现自身功能的必然要求。孵化器要依靠国家制定的有关政策和各级政府提供的必要条件,创造局部有利环境,为新创办的科技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帮助企业迈过艰难的创业期。一般而言,初创企业往往面临着一些资金、技术瓶颈或管理障碍,这都需要孵化器通过聚集各种要素,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相关专业服务。通过产学研政资介各方的资源集聚,形成创新服务体系,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科技企业的成活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布局集中和产业集群是我国孵化器的发展方向和科学发展的成功手段,不仅有利于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也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布局集中使得企业彼此接近,会使其更明显感受到同行业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集群内领先的企业往往主导着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一旦某项核心技术获得创新性突破,集群区内处在各细分市场的专业企业将很快通过相互支持,实现协同创新,共同参与这种网络化的创新模式。事实也已经证明,产业集群内知识和技术的扩散要明显快于非集群化的企业。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技术创新的合作,从而降低创新的成本,提高中小企业成活和发展壮大的几率。
  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是孵化器的生命
  我国孵化器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并被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计划——火炬计划当中。政府通过立法和制定法规、规章在明确科技企业孵化器法律地位的同时,还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植、优惠政策,营造了有利于孵化器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1988-1999年科技部对孵化器的直接投入达4300万元,引导地方财政投入10多亿元。从2000年到2005年,国家和地方对孵化器的财政投入大幅上升,达到70亿元;此外,在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科技计划项目上,政府资金也对在孵企业予以大力支持,累计投入达20亿元。
  运作孵化器,政府的先期引导作用不可或缺。各级政府扮演了我国孵化器发展最大的发起人、出资人和赞助人的角色。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达到近2000万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一。2005年我国孵化器资金总额中有14.7%来源于地方政府拨款,总额达43亿元。
  一方面,政府支持保障孵化器建设,高水平整体推进孵化器的发展;另一方面,决策层在支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多元投资、多种经营和体制机制创新。近几年,全国各地出现了多部门、多主体兴办孵化器的热潮。2006年,仅北京市民营孵化器就达到71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1家),深圳、杭州、苏州等地由企业创办的孵化器数量也占据所在城市孵化器总数的半壁江山。民营孵化器,尤其是有良好背景资源和畅通市场渠道的民营孵化器,为孵化器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由此可以说明,理顺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政府支持与市场机制并行,是统筹各方资源发展孵化器,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效保障。
  产业生态系统是孵化器的目标
  产业生态就是通过使产业与环境相和谐相统一,形成的一个良好的,在相对独立的体系内完成物质、能量和信息最有效交流的综合系统。这是经济社会发展最优良的形态,孵化器发展所期待的也正是这种业态。这应视为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论点。
  孵化器通过局部优质环境的创造、项目的甄别筛选,并通过聚集聚合聚变的过程,不断使项目、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关、资金、技术等各个要素优化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公共技术平台、融资平台、创新平台,以及相应的企业成长环境、企业退出机制等,使每个个体和子系统都能高度协调配合、协同提升环境质量,实现零排放,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就是孵化器运作的最理想状态。深度考察我国的孵化器,这种产业生态效应正在出现,一个孵化器即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生态体系,在孵化器所提供的土壤上,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下,不同产业的种子在这里成长壮大,新的业态在这里萌芽发展,繁衍不止,生生不息,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产业生态体系的理念完全契合这一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产业发展领域的深入扩展,将产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的矛盾在同一体系中化解,利用体系中不同产业,不同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产业的和谐发展,将促进新兴业态的产生和壮大。
  创新创业精神是孵化器的内涵
  创新创业精神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科学精神包含了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竞争协作的包容精神、执着敬业的献身精神。而人文精神包含人生观、价值观,追求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科学发展要依靠千千万万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
  创新创业精神是科学发展强大的内在力量,是科学发展观最直接的体现。孵化器正是因为把传播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工作主旨和永恒主题,不断努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最终成为区域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孵化器未来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实践科学发展观,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我国孵化器22年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光辉思想,是科学发展的珍贵样本。孵化器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前行,才能把握大好机遇,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赋予的新使命。
  
分享到:
工业和信息部火炬中心
部委链接:
地方链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    邮编:100036 联系电话:010-68209024 传真:010-6820902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