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强大的政府背景和持续的政府建设资金投入等制度红利,以及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孵化场地基础设施和以高科技人员为主体的创业者和企业家等要素红利,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过去20余年的发展速度、规模、所取得的孵化成果远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
然而,从2008年开始,因为受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随着国内多数城市留学归国人员实际数量的下降和留学人员创业群体驱动力的退化,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态势正面临项目源减少、在孵企业项目成长性降低及项目市场拓展受阻、政府投入减少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制约。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者应该直面这一日趋严峻的现实,为孵化器与在孵企业的共同发展找到新的动力。
不利现状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负面影响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孵化器项目源、投资来源减少
经济大环境的低迷、市场大面积的萎缩肯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同样会让勇于创业的科研人员大幅度减少。作为孵化器创业重要生力军的留学归国人员,也呈逐渐减少趋势。据对我国沿海和内地十多家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长时间跟踪观察,2006年以来,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总体趋势在下降,多数孵化器引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不仅数量在减少,质量也在降低。
究其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拥有好项目的资深留学人员早几年多数已回国创业,目前潜在的海外留学人员创业者队伍正处于青黄不接阶段;二是为国际金融危机形势所迫,近期绝大多数留学人员回国不是来创业而是来找工作的;三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归国留学人员吸引力已不如前几年。海归如此,其他有创业欲望的科研人员也如此。
由于绝大多数原来具有投资能力的企业出现资金困难,加之国内风险投资公司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资金短缺,许多创业者难以找到投资米乐官网app的合作伙伴,科研人员即使手上有好的项目,由于缺少资金也难以进入实质创业阶段。
二、在孵企业项目成长性降低
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实体经济受到的冲击比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出口企业处于产业链末端,外需减少导致出口企业订单减少,不良贷款增加,一些企业倒闭,于是影响了其他上游企业,造成资金链断裂,一些服务企业相继被拖垮。孵化器并非世外桃源,在孵企业因为市场萎缩,成长性受到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只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大面积降低的一个直接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信贷政策和银行资金流向等问题。
有学者分析,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二元经济现象:公共建设部门过热,民营企业过冷,民营企业家享受不到实惠。因为整个社会流动性产生了逆流转现象,银行从民营经济收回大量流动性资本打给地方政府,从事基础建设;房地产快速致富的特性打破了整个宏观资金配置的平衡,减少了本应流向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的资金。其结果就是民营经济和大量中小企业被推向萧条。
因为在孵企业项目成长性和企业产值的降低,2008年全国约有1/3的孵化器,在孵企业总产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三、项目市场拓展受阻
拥有自主研发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不完全依赖国际经济环境,继续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的企业,是孵化器在孵企业中的极少数;而大多数在孵企业的感受是,在这轮国际金融危机中,处处受制于外商,销售额大幅下降。2008年年底,一份对上海市和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共1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市场销售明显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在孵企业比例为31.37%.
厦门大学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半数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出现了经营困难企业数量增加的迹象。
四、孵化器建设投入减少
国际金融危机从2008年开始造成了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科技企业孵化器从政府获得的财政投入自然也相应减少。以政府基建投入和科技创业者逐渐减少为标志的种种要素红利陆续消失,使孵化资源短时间内由“短缺”演变为“过剩”,不少孵化器孵化场地的空置率在增加。许多地方政府不仅硬件投入减少,专门用于孵化器的专项资金也相应减少。
对策管窥
所谓危机,就是既有“危”又有“机”,“危”、“机”并存。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应抓住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转机,逆风飞扬,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点解决如下动力问题:
一、加强对孵化器孵化成果和在孵企业产品的政府采购
就像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对银行注入国家信用一样,我国政府应以政府采购的方式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注入国家信用。政府采购必须公平、公正、公开,给孵化器和民营企业更多机会。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国政府无偿提供社会资源用于支持孵化器提高孵化服务水平,以达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增加社会就业和税源的目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我国孵化器从业者早在几年前就已开始酝酿提出政府应对孵化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实行采购,实施的前提是政府必须明确孵化器应提供的产品的标准和质量。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孵化器的毕业企业数、税收、就业人数、企业专利数和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政府采购公平性原则的体现。《政府采购法》第九条就专门提到:“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包括……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在向中小企业开放更多的市场过程中,政府实际上也在扮演一个帮助中小企业变成大企业的具有孵化器功能的角色。政府采购工作的政策制定者和具体执行者应该摒弃单纯以高质量低价格取舍政府采购供应商或产品的标准,强化扶持本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意识,成立专门机构帮助中小企业赢得政府采购合同,相应降低招标门槛,给中小企业更多参与竞争的机会。从当前通用的政府采购评标方法来看,中小企业没有任何优势,甚至有排挤中小企业的嫌疑。
二、尝试更大胆的税收减免政策
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张五常提出了“中国鼓励内供远胜于鼓励内需”的新观点。扩大内需或者鼓励内供的最佳途径是给企业减税。有专家提出:单抽营业税,不累进,不同行业或可采用不同的营业税率,可能是目前适用于我国的最简单税制。
针对中小企业市场拓展的困难,可考虑撤销原料进口税,由政府补贴原料进口费用。出口退税不久前虽有调整,但往往退不足,手续麻烦,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拖欠一年半载。
三、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在加速产业洗牌步伐的同时,国际金融危机还带来了产业升级、转型的特殊时机。面对这样一个特殊时机,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将直接决定产业经济的发展空间。
在孵化器围绕多个优质、大型、产业链条长的高端制造业项目实施产业孵化、寻找新的主导产业增长点时,政府部门应从财政上大力支持孵化器建立符合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建设带动产业链条的发展,促成在孵企业“候鸟集群”式的产业布局,进而自然形成“联盟化”趋势,充分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成本。
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外,政府还应积极推进两大平台建设,即“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融资平台和取代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平台。
四、继续强化引进海内外人才鼓励措施
以2009年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的《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为标志,我国对留学人员归国鼓励政策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新高度。但是,这样一系列的高端人才毕竟只是海外留学人员中的极少数,政策覆盖面相对狭小,引进工作也有相当难度,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使许多人认识到,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本土高层次创业人才应一视同仁。创办企业尤其是创办高科技企业,是难度非常高的一项事业。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后果之一是使这样的人才严重散失。应该尝试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试点,制定新的创办企业刺激鼓励措施,使所有在孵化器投资办企业、有产出的人都受到同样的优惠,而不论他们是来自海外还是国内。为归国留学人员量身打造的特殊优惠政策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激励措施,在“项目为王”的年代即将到来之际,所有的人才将面临平等的竞争环境。
五、推动孵化器成为当地民营经济成长的重要平台
未来,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不可避免地要在国家扩大内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将经营与服务重点转向满足国内需求。以留学人员创业园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前可能更多关注回国创业的海归这一耀眼群体,未来则更多要关注适应市场特点的项目,特别是关注民营经济,不论项目源来自国内还是海外。
我国能成为世界出口大国、制造业大国,主要来自于民营企业的贡献。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大量外向性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在历次经济周期性中,民营经济往往受到的冲击最大,但发展起来也最快,对经济恢复增长的贡献也最突出,相信这次也不会例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民营经济绝对是主力军。
作为我国重要的公共服务部门,科技企业孵化器未来应普遍对项目引进计划进行方向性调整,眼光向内,挖掘生产内需产品的初创型民营企业的潜力,争取更多孵化资源,成为当地民营经济成长的重要平台。
新商业秩序一旦被建立,另一个黄金时代就将被开启,而新秩序的建立者就是新时代的主人。20年后回望今天,必将又是一个新财富创造模式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