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30年-米乐官网app

当前位置: >
张秀英:邂逅中关村 传承试验精神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 崔彩凤 发布时间: 2018-11-27


张秀英: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首批聘用人员,长期从事具有高新区特点的国际化工作。1989-2001年,先后担任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外事办首任副主任、主任;2002-2004年,任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数字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2004-2009年,任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综合办公室副主任;2009-2013年,任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



在采访中,张秀英谈到了几个时间节点。1988年,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200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明确提出中关村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ce)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了开放创新、互联互通的发展战略,并明确了“软联通”这一重要概念。

从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到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实现了质的跨越;而在互联互通方面,中关村也早有先行实践:2004年,中关村海淀园启动互联互通的ibridge工程,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

回望30年的发展历程,从当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经受住20年、30年后的历史、时代的回检,海淀园国际化的先行先试之路实属不易。如今,“让试验区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试验区”,这一当时的口号早已成为了一个最好的历史见证。

中关村的成功实践表明:改革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折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冲击,启动中国与世界接轨、融合与同步发展的进程。中关村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走在这一进程的前列。1987年12月,由中共中央调研室、国家科委、全国科协、中科院等组成的中央联合调查组,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进行调研,并向中央呈报《关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报告认为,中关村“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不占用国家财政拨款,却创造和积累了可观的财富”;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关村企业“自筹经费、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四自原则”,并建议在中关村地区建立科学工业园(或新技术开发区),给予优惠扶持政策。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地区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同年中央和北京市又出台一批关于建立试验区的优惠政策。现如今,“试验区”“试验田”等“试验”字样屡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显然,“试验”已成为我国政府在不同时间、区域、领域开展新事物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抓手和方法论。

1988年,张秀英成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简称“试验区”)首批聘用人员,是投身中国第一家国家高新区建设的一名“老兵”。从试验区成立之初,她就长期从事具有高新区特点的国际化工作。30年前,张秀英邂逅了一个以前少有人尝试过的中国科技园区区域创新新领域,30年后,她自豪地说,30年来她和中关村共同成长,并为中关村建设交上了一份“称职”的答卷:她率先提出了“试验区第一个国际化‘串并联’新型外事服务体制和海淀园第一个国际化互联互通新型服务体制的发展模式”,并率先在国际科技园区同行中提出了《“互联网 科技园区”之标配——联网联心联世界》等多个先进的理念。在实践中,上述模式和理念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她将整个青春献给了中关村。面对成绩,她却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而我恰好就是拾柴队伍中的一员,我很庆幸。”

今年5月,在中关村成立整整30年的当口,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一家众创空间里,记者采访了这位国家高新区建设的“老兵”张秀英。

结缘中关村当好企业的“娘家人”

1988年,张秀英从报纸上看到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招聘广告,凭借自己的外语特长,她成功进入试验区办公室工作。而正是这一特长,为她后来所从事的外事工作打下了基础。

试验区创建的第一年,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外国企业纷纷在中国设厂,而中国企业走出海外,参与国际竞争的需求也日益高涨。

而在当时的中国,对于民营企业来讲,走出国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企业就卡在了办手续上。

当时,民办企业申请出国,需经区、市层层上报审批,一般需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等手续办完了,往往商机也贻误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发挥政府职能,帮助企业办理出国手续。原国家科委委员兼国际合作司司长吴贻康在回忆中写到:1988年3月,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先后分别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的四通、信通、科海、京海、科里高、三环、北方、海华等8家主要高技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企业的外事项目可直接上报国家科委审批,大大简化了手续和时间。

“试验区建立起来了,企业有了娘家,但是各项职能却并没有完善,面对世界经济可能转瞬即逝的商机,企业只能干着急。”谈起当时企业出国难的问题,张秀英仍是记忆犹新:在很多次调研会中,一到企业汇报环节,就有企业代表直接站起来,直指企业出国手续办理中的各项问题。

归纳起来说,要解决企业出国难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审批渠道和对接国家部委、北京市政府出台的政策;其次才是简化审批程序、服务方式等内容。

在试验区办公室第一任主任胡昭广与北京市外事归口管理部门协调下,试验区终于获得北京市支持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一个“特例”,建立和理顺了试验区与北京市外事办、科委、经贸委3个外事归口管理部门的渠道。

而后,在时任试验区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主管外事部门领导赵凤桐的指导下,试验区向北京市、科技部等上级管理部门又主动争取到试验区同沿海经济特区一样享受异地委托办理政审手续的政策。后来,还相继争取到了“一年内多次出国一次审批”等多项北京市惠企政策。

至此,试验区将企业出国难等问题从体制机制上给解决了。1992-2004年,首先成立了试验区国际化第一个新型外事服务机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外事办公室,随后,相继创建了集因公出国任务申报、政审审批、护照、签证、外事接待于一体的“串并联”新型外事服务模式,它与传统外事体制相比,纵向减少了4个部门,横向减少4个部门,节省了2-3个月的时间,形成了减少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流程、环节、层级的新机制。

在张秀英看来,这一套工作做下来,一站式服务体系才算真正建立起来,试验区才有了拍着胸脯办事的底气。她清楚地记得,1994年,试验区一年共为企业办理因公出国手续1000多人次,企业对于试验区有了很高的认可度,使企业找到了真正可以依靠的“娘家人”。

破解问题提出国际化不只是“走出去”的观点

回望那段岁月,张秀英坦言,试验区的路并不好走,“‘试验’二字就意味着我们没有一个成型的路可以走。我们当时所面临的困难就是不知道所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上一个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签证被拒、米乐官网app的合作伙伴难找、市场难熟悉、文化难融入……一系列真正影响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事项的实质性难题显现出来。而此时,张秀英的工作也渐渐从被动解决问题,变为主动找问题来解决,当她发现简单将企业的海外并购、建立境外生产基地等出国事项、海外经营等外延性与国际化战略规划、设计理念等内涵性相混淆时,她果断提出自己的观点:“高新区国际化不只是‘走出去’。”破解这个问题,对有效提升企业国际化认知能力和项目合作水平具有长远意义。

同时,这个观点又催生张秀英自己带头再做一个新“试验”的想法,就是搭建一个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正是这个想法,又为中关村海淀园带来一个难得的历史新机遇,特别是在当时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林推动的“数字园区”的带动和影响下,她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总结成题为《在海淀园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已势在必行》的报告。2003年7月,张秀英抓住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和火炬中心领导到园区调研的机会,将这一报告向前来调研的领导作了汇报。

在确认她提出的这一建议,确实是站在最迫切的企业需求基础之上后,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领导当即表示肯定,并立即着手启动相关工作。

2004年,科技部火炬中心选定中关村海淀园为科技型企业“走出去”一站式服务试点单位。同年,中关村海淀园启动了以“联网联心联世界、通路通智通四方”为核心理念的ibridge(informationbridge)互联互通工程。从此建立了园区与全球创新资源互联互通的新理念。“没想到我们这个试验,使我们迎头赶上了互联网时代的大机遇。”张秀英倍感欣慰,“它为我们又打开了一个新视角,为迎接未来一个潜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赢得了主动和时间。”

ibridge平台融入了web2.0资源整合理念,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先后于2005年和2007年获得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兴贸和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的支持;200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桥水州立大学(bridgewaterstatecollege)教授martingrossman专门发表一篇论文,题目是《ibridge,一个新兴的全球知识管理平台》。

在这种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理念下,中关村海淀园利用该平台,协助企业参加国际交往、会展、媒体宣传等活动。其中,中关村海淀园与凤凰网联袂打造《直通中国》合作项目,有近150期园区企业的节目在凤凰卫视播出,同时也在ibridge网站播出,以园区、企业、媒体的合作方式,将园区企业带向世界,并形成了海淀园面对新媒体合作、开放的新品牌形象。

同时,在北京市海淀区开创的首席外籍专家制度及与美国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合作、与gartner合作培训的工作中都充分运用互联互通、资源整合的理念,取得明显效果。

全球领导团队(globalleaderteam)研究表明,未来世界创新之都需在区域可持续创新能力,对各类创新人才的吸引、包容和领导能力,推动科技创新项目全球化合作能力,能够极大调动创新人才、创新思维的政策体系等几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而国际化发展只停留在国际化平台“硬件”的水平上,显然是不够的。

谈起“软件”,张秀英还提到《海淀园专项发展资金——支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办法)》,这是中关村海淀园于2006年在当时全国53 1家国家高新区中率先出台的一项政策,充分显示了中关村海淀园从事国际化软、硬环节一起抓的特征。该政策的试点期为3年,资金规模为每年500万元。成功试行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政策,为园区赢得未来互联网时代发展机遇奠定了重要基础。

顺应未来跨界互联网思维发展之势,中关村海淀园率先打造了国际化、全球化、互联化跨界、融合一体化发展方式,又突破性提出了“互联网 不只表现在技术层面”的观点,并及时运用到实践中,为“基于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构建海淀园更好、更快、更节约的新型服务体系”积累一手经验。这种前瞻性和专注性的思维方式,也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的方法和思维模式做出有益探索。

心怀敬畏只为交出一份“称职”的答卷

在张秀英看来,就像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一样,试验区的职责就是先行先试。而这个认知是激励她不断自觉前行的动力。

那么,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先行先试?张秀英经常会反省,同时也懂得回检。

在采访中,张秀英谈到了几个时间节点。1988年,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200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明确提出中关村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ce)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了开放创新、互联互通的发展战略,并明确了“软联通”这一重要概念。

从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到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实现了质的跨越;而在互联互通方面,中关村也早有先行实践:2004年,中关村海淀园启动互联互通的ibridge工程,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

对标上述两次国家在不同时期提出的要求,不难看出,中关村海淀园国际化发展实践都无一例外经受住了检验。从当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经受住20年、30年后的历史、时代的回检,海淀园国际化的先行先试之路实属不易。

如今,“让试验区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试验区”,这一当时的口号早已成为了一个最好的历史见证。

2007年,葡萄牙仕博创新管理咨询公司(spi)与中关村海淀园计划落实一个对促进两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具有深远意义的国际化项目。适逢葡萄牙总理访华,该项目被选中成为8个中方项目之一,签字仪式被安排到了中葡两国总理的经济合作签字仪式中,张秀英陪同时任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中关村海淀园综合办公室主任于军,出席了这个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签字仪式。

“这是我们的国际合作工作迈上新台阶,得到认可的一个重要说明。这是我们园区工作者莫大的荣誉和骄傲。”张秀英表示。

后来,法国议员来了、卢森堡部长来了、哈佛大学mba班来了、思科公司负责人来了……越来越多国际人士和机构、院校、企业慕名来到中关村,来到海淀园,了解这里的创新做法和经验,体验这里与世界创新交织融汇的感受。一位来自葡萄牙商学院mba班的学员说:“这里就像是一个全球创新的大课堂。”而张秀英也时常为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考察团“授课”。她笑言:“我虽然不是教师,但我却办起了一个全球面积最小的创新大课堂(150平方米),为海淀这个以教育、文化著称的区域又添上了一个科技创新的新学科。”

在中关村工作的30年里,“用心做事”是张秀英的关键词。用心倾听企业需求、用心制定园区发展战略、用心沟通外事工作、用心建设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她的努力引起国际创新组织和机构的注意。

2007年,一个全球妇女杂志机构到中关村海淀园考察,张秀英按照惯例参与接待。没想到,随后她竟然收到了该组织邀请她参与世界知名妇女的竞选通知。刚开始,张秀英对此并没有在意,但随着对方一次又一次地发函邀请,她循着“试验”的惯例报了名,最终她获得了“全球杰出妇女奖。”

2008年,张秀英荣获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先进个人”奖;

2012年,张秀英被国际科技园区协会认定为“科技园区国际化管理专家”,同年又获得世界科学、艺术、传媒协会授予的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终身成就奖”;

2013年,张秀英被国际人物传记中心授予“荣誉博士”称号。

中关村的发展受到中外高度瞩目。经常会有人问张秀英,世界上科技园区众多、参与建设者无数,你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优势在哪里?

在张秀英看来,这首先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她有幸能够参与试验区建设的机会,当然也是她作为一个北京海淀人的骄傲和自豪。

她总是说:“是中关村的事业成就了我,我只是为承载园区创新国际化而铺就的一颗小小的铺路石。”

其实,人生很难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去规划。张秀英说,这一个个璀璨的奖项和闪耀的奖牌,把她从一个杰出人才层出不穷的优秀群体世界中发掘出来,使她这位曾经并没有政府行政工作经历和国际化阅历、又处于试验区新兴领域的一线人员,深深感悟到了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的骄傲和自信。

回首这一路走过来的历程,张秀英说:“我从入职到现在,每一天的工作都全部落在了为这个事业努力的道路上,特别是在国家部委、北京市委办局、海淀区委区政府、中关村及海淀园历届领导、同事的指导与陪伴下,在不断锐意进取的企业家们的激励中,更是在与国际科技创新界高端人才和媒体专业人士的交流与碰撞中成长。当然还有我的家人的呵护和支持,让我没有浪费时间,也没有走偏路,这是让我感到最自豪,更是最幸运的事情。”

纪念一个时代,纪念一批典型代表人物。张秀英被国际人物传记中心评价为是具有那种探索、责任、传承和荣耀品质的人,她用实际行动,为中国高新区在世界科技创新领域树立了一个又一个品牌形象。

3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30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在传承“试验”精神、联通“双创”未来的新时代,张秀英也得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满足。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