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30年-米乐官网app

当前位置: >
@所有人 中关村创业40年的那些故事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 张伟 发布时间: 2018-11-28


1980,中关村第一家民营科技机构创始人陈春先(右)

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第一个全国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这里,是不断迸发全国重大前沿科技成果的策源地,承载着时刻瞄准全球科技创新最前沿的重要希望;这里,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引领着一代又一代天下英才书写创新创业的辉煌;这里,已成为引领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肩负着先行先试、引领发展的历史使命。

这里,就是中关村。以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为原点,今年是中关村园区设立30周年;而以中国第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在这里诞生算起,中关村已经在风雷激荡的改革开放大潮中行进了近40年。

今天的中关村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一个符号、一种象征,是北京担当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依托,是中国参与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前沿阵地。

中关村40年风云创业路,那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引人探寻,更值得铭记。


中关村翠湖

初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提起中关村的发展史,陈春先是一个旗帜般的存在。1978年,时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的陈春先被评聘为中科院第一批教授级研究员。此后的两年间,陈春先三次出访国外,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

“我看到美国一些高科技企业的条件,他们给我们的理念叫做技术扩散。”思想观念转变后,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带着纪世瀛、崔文栋等同仁,来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一间十几平方米的仓库,占用小半间房子,借了200元启动资金,北京等离子体协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就这样成立了。

“我们要创造一个新的形式,探索一条新的路,看能不能使中国的高科技也走美国硅谷的道路。”作为北京等离子体协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创始人之一,纪世瀛介绍说,服务部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第一家民营科技实体,成为日后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中关村的第一粒种子。

“一种试验不敢说一定行,但是至少我可以试验。”陈春先曾回忆,服务部成立完成的两年间,他和同事每天骑着自行车四处跑业务,总共承建了27项开发研制和咨询项目,每人每月可以领到30元的津贴。不料风言风语也紧随而来,小小的服务部面临关停。

“给陈春先立案了,然后就开始查我们的账。”纪世瀛说,这场风波直到1983年初,党中央领导同志表态,对陈春先的探索给予肯定,才平息了下来。

“中央做了正式的批示,陈春先搞得这个方向是对的,不要吃大锅饭,科学是生产力。”陈春先终于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久之后,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出台了中关村办公司的政策,陈春先和他的团队将服务部升级成为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此后一大批毕业于中科院、北大、清华的知识分子纷纷下海创业,京海、四通、信通、科海、联想等民营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1985年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雏形。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这个红色的界限就是我们现在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地界。”作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办公室第一任主任,胡昭广回忆说,“1988年到中关村,我有一个深刻的感觉,中国所有的大的变革,都和中关村有关,我觉得他现在好像在这里又酝酿了一个更大的变化。就是电子一条街的出现,这种科技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能够推动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个伟大的事情。”

从此之后,中关村以震惊世界的步伐,一路高歌向前。到1999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达6690家,企业从业人数24.3万人,实现总收入1049亿元,工业总产值763亿元,利润67.5亿元。

“中关村始终高举创新创业的旗帜,原来我们是以跟踪为主,后来我们并行,现在我们要引领,已经到了引领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科技部原党组成员、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专业委员会会长张景安说。

1999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中关村由此进入了又一个发展时期,中关村企业在新能源与环保、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服务、集成电路、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技术产业化创新成果,专利标准创制能力也显著增强。

2009年3月3日,国务院明确中关村的新定位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的发展进入历史新时期。

截至2017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高新技术企业21746家,总收入51157.9亿元,出口2909亿美元,实缴税费总额25939亿元,利润总额4670.8亿元,企业申请专利数73838项,其中,发明专利数43696项,专利授权数43383项。


接力——江山代有人才出

站在钓鱼台国宾馆的签约桌前,明朔科技创始人陈威有些激动。落笔后,他率队研发的“超级灯”将走出国门,率先在日本冲绳码头公园点亮。

“超级灯”即石墨烯led灯。由于采用石墨烯复合材料导热和散热,“超级灯”体积比传统led灯缩小75%,节电率却提升30%,还可具备wifi热点、智慧监控、应急可视报警等功能。

石墨烯作为新材料里的“黑金”,早被世界各国虎视眈眈,但产业化应用一直步履维艰。

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陈威在北京理工大学的实验室里,熬了5年才把石墨烯成功融入胶体里,找到最关键的导热胶复合材料,最终让“超级灯”大放异彩。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德国产品也只能做到40w的功率,而明朔科技已实现60w产品的量产,且即将实现100w产品的量产。

采用明朔石墨烯复合散热材料的大功率led路灯,led模块体积“瘦身”至原来的1/4,重量减至1/5,灯壳内部留出大量可利用空间,便于集成摄像头、语音广播、投影灯以及传感器等附加功能。已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应用的明朔石墨烯散热led路灯,除节能环保外,还将挂载5g基站,点亮“智慧城市”。陈威博士毕业即创业。从组建创业团队,到自主“超级灯”出口日本,只用了不到4年。

论辈分,陈威算中关村第四代创业者。与他前后脚毕业的大学生,创新的种子往往在大三时就开始萌发,因而形成了备受关注的“中关村21岁现象”。

但迈出校门,残酷的市场不会因为你年轻就手下留情。

“这么小的公司,能有什么技术?”陈威南下洽谈几十次,都在质疑声中败兴而归。他的包里揣着三种不同身份的名片:一张印着“总经理”,谈融资和签约用;一张印着“销售员”,跑订单用;还有一张印着“技术员”,用来陪其他销售员出去讲解技术问题。道理很简单——创业公司缺人,一人身兼数职,但又不能让对方知道总经理什么都干,看低了企业。

这种不惧失败、不怕碰钉子的韧劲儿似曾相识。当年,中关村第一批“下海”的科研人员,也是这样蹬着三轮车在街边推销新潮电子产品。不同之处在于,新时代的创业者,起点更高,目标更远。

40年来,中关村仿佛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创业者倾注激情和汗水。去年,这里平均每天成立80家科技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突破8万件,创新之火越燃越旺。

这些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创业公司,90%会在3年内死亡。即便如此,无数创业者还是前赴后继,在九死一生中,寻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宝贵机遇。

目前,中关村已经在人工智能、原创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累计创制国际标准307项。其中,人工智能等部分技术领域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移动互联网、高端显示等领域开始逐步掌握话语权。

来到北京西北,海淀区白颐路,这条因连接白石桥与颐和园而得名的路,还有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中关村大街。这条路,这两年正愈发见证着创新给中关村带来的巨大变革。

全球首个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架构指令,中国首款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芯片,国际领先的神经外科机器人,2018年以来平均每天新设立科技企业89家……如今,众多科技创新成果从中关村孵化诞生,集聚众多科技公司与创新技术的中关村,正以强劲的创新实力释放经济新活力、新动力。

专注于低温医学健康领域的企业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发出了肿瘤微创治疗设备——“康博刀”,用于临床中肝癌、肺癌、胰腺癌、肾癌等实体肿瘤冷冻治疗。

该公司创始人黄乾富告诉记者,在低温治疗的专业领域,过去大多数医院都依赖国外进口的冷冻设备。

“一台进口机器就要上千万元,而且耗材氦气为国家战略物资,容易受进口配额限制和贸易波动影响。”黄乾富说。

“康博刀”的上市打破了外国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为临床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中关村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8万余件。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视觉、高清和液晶显示技术等领域走在国际前列。

通过多元化持续创新,中关村企业利亚德集团成为我国科技企业走向国际竞争舞台的“样本”。企业通过原创小间距led高清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领全球高端市场。

利亚德集团董事长李军表示,通过投资并购、资源整合和管理创新,实现了企业战略多领域布局和高速增长。

近年来,北京以中关村示范区建设为龙头,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人们说,中关村是中国“最强大脑”。这里是我国最大的、世界上少有的智力密集区——仅中关村核心区所在地北京海淀就坐拥数百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在这些创新主体的共同努力下,一批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如涌泉般诞生。云知声、地平线、寒武纪、旷视科技……中关村诞生了全国近50%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一极。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今,中关村在“创新答卷”上成绩斐然。2018年第一季度,中关村示范区内共发生股权投资案例584起,是全球风险投资最活跃的区域之一。2018年1-5月,中关村企业总收入达到1.9万亿元。

中关村在京外建立了多个合作科技园或成果转化基地,中关村企业在京外设立分支机构超过1.2万家……中关村不仅吸引着全球创新要素的聚集,也将创新能力扩大输出到全国各地。

从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再到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中关村正自发地从基础前沿技术中挖掘科技产业的价值,从创新资源中发现“水源”,高精尖产业“喷涌”而出。


坚守——为有源头活水来

“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创新。”北京科海集团原总裁陈振庆说。

“中关村不可复制,但是中关村的精神可以复制。”纪世瀛说。

“总是在瞄准世界的前沿,所以我是希望中关村永远扛着创新的大旗,在方方面面走在前头,这也是中关村的一种精神。”胡昭广说。

“中关村40年的风雨之路,两个特点感受颇深。一是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二是中关村独特的创新文化。”张景安说。

是什么成就了中关村?

是改革。如果说创新创业是中关村永恒的主题,那么改革就是筚路蓝缕的“第一推力”、披荆斩棘的动力源泉。40年来,从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到改革发展的“先行者”,从探索企业制度破冰、呵护科技人员下海创业,到构建适于创新创业、与国际接轨的整体性制度设计,中关村在管理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企业服务创新等方方面面实现着首创性突破。作为全国首个“有限、服务型”政府机构,中关村管委会没有行政审批权,也没有其他条条框框……权力的“减法”,服务的“加法”,激发了创新创业热情的“乘法”,独特的生态系统,成为中关村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关键。

是开放。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一批批打开视野看世界的先行者,就没有中国在新科技革命浪潮中的乘势转身,也没有中关村的轰烈肇始。40年来,从模仿硅谷起步尝试打造“技工贸一体化”,到融入全球产业链参与国际竞争,从搭乘“信息高速公路”,到跻身全球创新第一阵营,中关村紧紧抓住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逐步摸索出一条国际化发展之路。曾经我们以跟跑者的身份打造“中国硅谷”,如今我们以领跑者的角色建设“世界的中关村”,今昔对比的深刻变化,何尝不是中国拥抱世界的最好实例。

是奋斗。解放思想的春风里,陈春先、柳传志等一批科研人员以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闯敢试的精神,率先打破“铁饭碗”,走出科研院所的围墙“下海”创业,不要国家拨款、不占国家编制,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这“两不四自”,宣告着第一代“中关村人”投身市场、拥抱改革的决心。40年来,这种精神的力量感染着中关村人,也塑造着中关村人。“一张桌、一间房、一层楼、一幢楼”,一代又一代人在筚路蓝缕中开拓创新,在白手起家中干事创业,一个又一个闪亮名字的背后,写满了勇往直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这便是“中国的活力”。

是创新。《华盛顿邮报》曾做过这样一项调查——“美国真正应该害怕中国什么?”最终答案为:不是单纯的gdp增长,而是无限的机会与希望,记者发现中关村大街上的一些咖啡店,每天都挤满了年轻的面孔,碰创意、谈创业。在中关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尊重,甚至被政府作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写入发展规划。40年来创新文化的积淀,成就了中关村强大的资源吸附力,高成长企业集聚、创客大军荟萃、各种要素碰撞、创新孵化机构勃兴。2017年,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全年共获专利授权8万余件,70家独角兽企业的拥有量,位居世界第二。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地区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在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宏大格局中,中关村脱颖而出,它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又以自己独具个性的发展路径、发展成果证明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毫无疑问,是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关村。中关村堪称改革开放北京实践的一个生动样本,是引领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