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30年-米乐官网app

当前位置: >
宝鸡高新区:打造西部创新之城 建设全国一流园区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 叶伟 唐宏 殷兴龙 徐小红 发布时间: 2018-11-28


宝鸡,自古秦岭横亘、渭河流淌,人杰地灵、人文荟萃。陈仓大地不仅涌现了一大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宝鸡名人,也是追逐梦想、成就事业的热土,如今更是一座文化之城、创新之城、智慧之城、产业之城、生态之城。作为宝鸡市创新创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主引擎,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重任的宝鸡高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宝鸡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响亮的高新名片,是宝鸡大城市建设的核心承载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望鸡峰入云绘长天画卷,观渭水逐浪书大地传奇。

自1992年建区以来,宝鸡高新区咬定“创新”不换题,紧扣“改革”做文章,敢为人先、先行先试,悉心培育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目前,宝鸡高新区已形成了钛及钛合金,石油钻采设备、汽车及零部件、高速铁路(轨道交通)装备、电子信息装备、中低压输配电设备、机床工具制造等七大产业集群,经济总量占到宝鸡市1/3,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的西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之路。

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面向未来,陕西省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表示,作为宝鸡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标兵和引擎,宝鸡高新区要突出大格局、高层次谋划项目,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度高、区域辐射带动力强、创新创业要素活跃、营商富商宜居宜业的新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2018年9月11日,陕西省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右2)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科技厅厅长赵岩(右3)深入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区域中心调研

艰难创业

精彩演绎高新故事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行走在宝鸡高新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项目工地热火朝天,工业厂房星罗棋布、错落有致,笔直宽阔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似锦,现代时尚的元素悄然增多……宝鸡高新区如今风华正茂,处处都能感受到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或许很少有人会知道,2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谁都不曾想过未来这里将会是什么样子。

回首那些攻坚克难的创业日子,宝鸡高新人百感交集。1992年1月,陕西省政府批准宝鸡高新区为省级高新区,同年11月,国务院批准宝鸡高新区为国家高新区。建区伊始,宝鸡市政府出台诸多优惠政策,批转宝鸡高新区管委会财政、税收、人事等八项配套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制定十年发展规划,确定五大重点产业,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从1.4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起步创业,建成火炬路科技一条街,成为宝鸡市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和城市建设的排头兵。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宝鸡高新区,在渭河南岸拔地而起、高点起步。

26年发展,26年征程。宝鸡高新人以不怕吃苦、敢想敢干的闯劲儿,昂首阔步、且行且歌,在这片热土上,不断发生着巨大变化和上演着精彩的高新故事。2010年托管六镇,拉开了100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空间;2011年经营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国家高新区“千亿俱乐部”的一员,同年获科技部批复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2017年,宝鸡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

素有“中国钛谷”之称的宝鸡高新区,不断放大“中国钛谷”优势,健全“钛材检测”等八大中心,培植全产业链的科研、人才等六大体系,引进激光加工工程中心,成立钛产业战略研究院及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举办国际钛博会、欧洲钛展,宝鸡成为中国钛博会永久性会址,中国钛谷更具“国际范”,借势军民融合、3d打印、“一路一带”,钛及钛合金产业全面复苏,2017年产值近371亿元。

26年栉风沐雨,26年春华秋实。宝鸡高新区发展的光辉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奠基了未来追赶超越的坚实基石,走出了一条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之路,谱写了老工业基地科教兴区、工业强区的壮美篇章。


宝鸡高新区商务区一角

高擎科技创新“火炬”

科技创新是“牛鼻子”,是牵引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宝鸡高新区发展的立身之本。26年来,不沿海不沿边的宝鸡高新区反复强调这一立场。宝鸡高新区传承创新“基因”,高擎创新“火炬”,将科技创新融入到发展血脉中,搭建创新孵化载体,聚集各类创新要素,促进产学研融合,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园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发展活力,推动“宝鸡制造”迈向“宝鸡智造”。

种下“研发种子”,收获“实业果子”。今年5月,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宝鸡创新中心在位于宝鸡高新区的宝鸡高端装备产业园正式揭牌。该中心包含创新创意设计与检测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智能装备技术研究、3d打印金属材料研究、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研究、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研究、教育培训、成果转化与孵化等八大板块。项目正式运行后,将为宝鸡相关工业设计、快速成型、精密模具、3d打印材料、工业机器人等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服务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和支撑。

除了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宝鸡创新中心之外,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区域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分中心等已经先后在园区投运,南京理工大学国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西北区域中心正在加紧建设。宝鸡高新区通过“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走产学研可持续发展之路。先后与中科院、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强强联合,引智库、引研发中心,建孵化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建博士后工作站,奖励高端人才,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全国首批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陕西省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园区,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到目前为止,建成国家级工程中心及分中心14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6个,建成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10个。近3年园区企业研发投入147亿元,中铁宝桥、宝鸡机床集团等14户企业获国家科技创新领域奖项,首创“产学研企﹢工业园区”协同创新模式。

如果说搭建创新平台是宝鸡高新区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提升创新能力的一个缩影,那么,聚焦创业孵化则是宝鸡高新区践行自主创新、发掘内生动力的“先手棋”。

宝鸡高新区重视孵化器等双创平台建设,不断探索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模式,搭建起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创业孵化体系,完善了钛及钛合金、高端装备制造、3d打印(增材制造)、循环经济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等5条产业孵化链。目前,宝鸡高新区拥有宝鸡高新技术创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3d打印材料产业孵化基地、巨头鲸创业孵化基地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建成孵化器7个,众创空间6家,在孵企业291家,累计毕业企业304户。

随着园区创新要素不断聚集,创业生态日趋完善,宝鸡高新区先后引进西交大卢秉恒院士等高端创新创业团队12个,柔性引进“两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21名顶尖人才,累计聚集各类人才近12万人,建成学科带头人工作坊9所,博士122人。同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研发硕果累累。近3年,高新区企业申请专利累计5413件,其中发明专利1537件,申请量占宝鸡市的53%,排名位居宝鸡市第一。


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配套企业生产线

下好项目建设“先手棋”

投资36亿元的华天电子科技半导体产业园项目从洽谈到达成合作意向,仅仅用了3天时间。这确实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宝鸡高新区是怎么做到的?

项目落地的背后,离不开宝鸡高新人的辛勤汗水和脚踏实地的积累。今年以来,宝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郝晋升带队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洽谈项目,拜访考察了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康佳集团等多家企业。当得知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重宝鸡的电子工业基础,欲来洽谈新项目时,郝晋升迅速制定了从用地到配套政策落实等一揽子招商计划,并且“趁热打铁”,立即带队前往该企业考察洽谈,仅仅用了3天时间,就说服了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投资36亿元的项目落户宝鸡高新区。

重大项目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助推器。宝鸡高新区始终把项目招商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主引擎”,围绕支柱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城市建设、民生事业发展等,积极谋划、引进、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支撑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对于地区发展来说,大项目、好项目往往就是‘龙头’和‘引领者’,能构筑产业发展新高地、铸就行业发展新动能。因此,我们的招商工作要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动’的战略思维。”郝晋升在安排园区招商工作时多次这样强调。

一个重量级的大项目,往往带来一个产业的发展。宝鸡高新区紧紧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招大引强,引龙头,抓补链,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抢抓机遇、周密部署、攻坚克难、逆势而上,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力争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宝鸡高新区通过开展各项招商活动、邀请客商前来考察、安排招商小分队长期在外招商等多种形式,招商引资亮点纷呈、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不断刷新着发展的“高新速度”。截至今年7月底,宝鸡高新区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31个,实现到位资金169.45亿元,其中省际到位资金134.54亿元,分别占年度任务的69.73%和67.27%,包括投资20亿元的法士特美国伊顿(宝鸡)轻型变速器项目、投资36亿元的华天电子科技半导体产业园项目,投资20亿元的陆港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投资10亿元的青海聚能钛谷新材料循环再利用产业(中心)基地项目等重大项目。

一系列大项目的迅速签约落地,让宝鸡高新区“招大引强”“强强联合”的效果日益突出,成为推动园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极大地助力园区打造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高端装备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真正实现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前进。


石鼓文化城

以群众满意标准深化改革创新

营商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热情、招商引资的成败,乃至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和发展质量。近年来,宝鸡高新区敢于自我革命、改革创新,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营造“爱商、尊商、亲商、富商”的“软环境”,让群众和企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宝鸡高新区作为宝鸡市惟一一个“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区,正式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以往开办公司跑几趟才能办理好的情况成为历史。宝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高新分局印发了《简化市场主体开办和注销程序实施方案》,通过全程代办、全域通办、“证照分离”等方面的精细化服务,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努力营造最佳营商环境。

“真没想到半天时间就办成了,还享受了一对一的服务,太好了!”7月23日,宝鸡高新区的张仪前往宝鸡市工商局高新分局注册分局办理营业执照,提交了资料后,一名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办理,一上午时间就办好了,这让他非常惊讶。据宝鸡市工商局高新分局注册分局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原来工作流程中的分类受理改为全程代办,一对一服务,从咨询、名称核准、审查、录入再到审核、打照、发照等整个工作流程,由一人负责完成,对群众办理的事项全程代办到底。同时,工商高新分局注册分局确定专人进行办照咨询、引导、帮助企业完善登记申请资料,或者帮助申请人进行网上办照、微信办照等。

这只是宝鸡高新区深化改革,用真情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一个鲜活案例。提起宝鸡高新区的高效服务,宝鸡科迪普新材料有限公司、陕西兴盛金属有限公司、宝鸡市英耐特医用钛有限公司等几家初创企业相关负责人对此赞不绝口。优质高效的行政服务,已经成为宝鸡高新区服务窗口的共同标志。

只有让数据多跑腿,才能让群众少跑路。宝鸡高新区把“最多跑一次”作为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园区营商环境的重头戏。宝鸡高新区公布了333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按照规定的事项办理流程和标准,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承诺做到坚决让企业、群众“最多跑一次”就能办完事。同时,简化企业开办程序。新开办企业业务办结最多3个工作日,其中办理营业执照1个工作日,银行开户1个工作日,印鉴备案及刻制1个工作日。

此外,缩短规划审批许可和不动产登记时限、企业投资类项目备案、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办理,设立24小时自助办事服务厅……随着宝鸡高新区政务效率的提高、服务水平的提升、营商环境的优化,越来越多企业慕名而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目前,宝鸡高新区在册企业达9000余家。


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

步入新时代

向建成全国一流园区迈进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国家高新区成立30年。步入新时代,宝鸡高新区定下了新目标——建成高端人才荟萃、创新创业活跃、产业集群发达、新兴业态兴旺、辐射效应强大的全国一流园区。肩负重任的宝鸡高新区如何打开创新发展新局面?

郝晋升表示,站在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奋力奔跑在“三次创业”的征程,挺立在建设全国一流园区的潮头上,宝鸡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陕西省、宝鸡市决策部署,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以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为方向,深入推进创新驱动、产城融合两大战略,重点打造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高端装备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名城、西部生态绿城、美丽幸福新城,全面建成创新型科技园区,勇当陕西省、宝鸡市追赶超越的排头兵,向全国一流园区阔步迈进,奋力谱写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宝鸡篇章。

——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创新中心首先是科教资源密集的区域中心,其次是具有各自特色的科技与经济结合道路,三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强的核心区。

——智能制造名城。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直接利用外资增长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形成“创意—创业—瞪羚—独角兽”的企业成长路线,瞪羚、独角兽企业数量处于陕西省领先水平。

——西部生态绿城。建成彰显自然之美、文化之魂、人居之乐的现代化山水园林新城区,形成秦岭北麓生态圈和渭河工业旅游带,森林覆盖率保持在48%以上。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取得新成效,城市新中心、新轴线、新形象展现新姿,成为“一带一路”上国际化城市的窗口和名片。

——美丽幸福新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高于经济增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全市领先,教育医疗养老设施西北一流,多层次社区服务体系和多元化社区共治机制基本建立,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大幅提升,成为平安之城、幸福之城。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