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30年-米乐官网app

当前位置: >
杭州高新区:让“国际滨”更有国际范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 孙伟梁 本报记者 叶伟 发布时间: 2018-12-11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在特殊的时间节点,回望来时的路,见证成长的印记和时代的大变迁。改革开放,看滨江——屡屡被点赞为“国际滨”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已成为杭州乃至浙江发展中的“最开放”之地,正向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快步迈进。

因改革创新而生的杭州高新区(滨江),成为杭州最具创新活力之地,并引领浙江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浙江省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八连冠”,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六连冠”,浙江省县域经济30强评比经济竞争力、发展潜力、创新力“两连冠”,在浙江省各县(市、区)绿色发展指数评价中位居第一,政务环境浙江省第一。

据了解,杭州高新区(滨江)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4.3亿元,成功加入“千亿俱乐部”;今年1-9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3.5亿元,同比增长10.8%,持续位居浙江省各区(县)第一。

作为浙江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一直以来杭州高新区(滨江)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理念,迎着改革的春风,踏着开放的浪潮,将创新基因融入发展血脉,以改革创新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阔步向前,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幅改革开放的壮美画卷缓缓展开。

改革开放不停歇激发创新发展内生力

改革开放,激发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内在活力。

“最多跑一次”,让杭州高新区(滨江)站在了改革潮头,争当示范生。

作为浙江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策源地,继“五证合一”“多证合一”后,今年4月20日,杭州高新区(滨江)再出“大动作”——打出缩短企业开办时间、实施“证照分离”、扩大住所申报制范围三大“最多跑一次”改革组合拳。

于改革中、在细微之处,幸福感和获得感已浸润企业发展、人们生活。

“速度快到不敢相信。”图凌生物的负责人和网络作家蒋离子,成为“新政”之后第一批拿到营业执照的创业者之一。此番改革,杭州高新区(滨江)将企业设立到领取税务发票的时间,从15天缩短为3天内。

“我们将工商登记、公章刻制、领取发票、银行开户四个环节同步推进,并通过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等提高效率。”杭州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从后台数据监测可以看到,目前在杭州高新区(滨江)新开办一家公司,工商注册、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税务领取发票,平均只需要两天半时间。以一家名为趣宜科技新公司为例,系统记录显示,该企业于今年4月24日注册成功,第二天就已经顺利申领到了税务发票。

“证照分离”改革,旨在让创业者持“照”即可经营——按照浙江省改革试点方案,杭州高新区(滨江)成为杭州首批试点地区,通过对98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梳理,首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事项30项,按照完全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等方式,让“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迎刃而解。另外,“扩大住所申报承诺制范围”一项,让更多入驻试点园区楼宇内的创业者,只需“一纸承诺”即可注册,为企业创新创业营造了最佳的营商环境。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个道理,杭州高新区(滨江)向来明白。

杭州高新区(滨江)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率先推出海外引才计划,率先设立浙江省首个知识产权法庭,率先设立政府投资基金,率先布局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率先建成浙江省唯一的全景网路演中心……更多的“先行先试”,让杭州高新区(滨江)创新创业热情不断高涨,极大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并带来资本不断积聚,创新主体不断涌现。今年1-9月,新增注册资本383.7亿元、7.6亿美元,外资注册资本总额是去年同期的4.3倍。目前,在册科技型企业16637家,占企业总量的40.5%。

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作为杭州、浙江改革先行地,杭州高新区(滨江)秉持先行先试的改革精神,当好改革试验田、探路者的角色,力求政府自我变革激发市场活力,不仅要当好“店小二”,更要当好“良医”,做到“望闻问切、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依靠改革解决发展中的种种困难,带来越来越多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企业和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双创生态形成让创新创业者梦想花开

创新创业,契合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先天基因。

说到创新创业,不得不提的故事来自丁香园。今年年初,一篇《丁香园从哈尔滨到杭州的故事》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作者正是丁香园的创始人李天天。12年前,原本只是打算来杭州看看的李天天最终留在了杭州并创办了丁香园。回忆起当初的情景时,他说:“在跟杭州和滨江区的政府部门打过交道后,就再也不想走了,因为杭州和滨江区给了企业家一个自由、开放、平等的软环境。”

33岁的周鹏,创业7年,创办的3家公司全都在杭州高新区(滨江)。“大哥”酷玛网络,做电商大数据;“二弟”汇江容海网络,主攻数字化营销;“三弟”微境科技,专研vr产品开发。

40岁出头的李琦,已在杭州高新区(滨江)工作超过13年。这位瑞德设计掌门人想起自己当年的决定,仍然觉得自豪,“在杭州高新区(滨江),算是找到真正落脚的地方了,13年来,从没想过要搬。”

像这样把自己的创业梦想和杭州高新区(滨江)深度绑定的创业故事,还有很多。

为了让更多人实现创业梦,杭州高新区(滨江)从设立之初,就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天然使命,秉承着“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的发展路径,以“杭州高新区(滨江)就是个大孵化器”作为大格局,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厚植双创沃土,优化双创生态,让双创种子发芽生根,开始成长为小苗、小树、大树,最后再长成参天大树。

数据显示,杭州高新区(滨江)目前拥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49个,其中国家级19个,新申报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4家、浙江省海外孵化中心4家

在这个大“孵化器”中,人才被视为第一资源和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5050计划”、人才新政30条、人才安居改革……杭州高新区(滨江)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第一位置,出台了一系列精准引才政策,“把人才搞得多多的”,形成吸引高端人才的“强磁场”,努力让人才都能在杭州高新区(滨江)闯出一片天地、成就一番事业。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截至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累计拥有各级人才工程入选者337人、海外高层次人才7514人。今年以来已引进各类人才数量超去年全年,引进人才2.9万人,增长21.9%,其中硕博人才占25.7%。

无数“最强大脑”迸发出创新智慧,支持杭州高新区(滨江)“把技术搞得棒棒的”。数据显示,2017年,专利申请量1401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894件;专利授权量747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893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列浙江省首位。

随着创新孵化载体、人才、技术研发等创新要素集聚,杭州高新区(滨江)双创生态逐步优化,正成为一片创新创业沃土,阿里系、海归系、浙大系和浙商系“创业新四军”均率先在这里创新创业。同时,吸引了42家上市公司、10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90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33家国家重点软件企业在此聚集。

产业新境界百花齐放春满园

高和新,是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展不变的底色。

为高新技术产业而生的杭州高新区(滨江)以开放的姿态、开放的政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最优的高新产业链,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发展之势。

当前,全球抢抓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机遇。杭州高新区(滨江)提前入局占得先机,坚持自主培育本土企业,扶持企业由小到大再到强,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科技含量,信息产业光芒越来越耀眼,在浙江锻造出一张全新的产业“金名片”。位于钱塘江南岸的这片土地,先后诞生了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网易(杭州)、新华三等一批重量级信息经济企业,在电子商务、数字安防、金融服务、通信设备、大数据等领域形成了优势产业高地。

今年1-9月,杭州高新区(滨江)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收2703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信息技术产业占高新技术产业比重83.5%。通信设备、物联网、信息软件和电子商务产业分别同比增长32.5%、28.3%、20.8%和20.8%,生物医药大健康、节能环保产业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58.5%和32.1%。

同时,智慧互联产业集群、智慧安防产业集群、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网络金融服务产业集群、智慧医疗产业集群、软件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杭州高新区(滨江)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安排了精准支持的政策,着力于解决不同阶段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

杭州高新区(滨江)产业发展足迹,勾勒出浙江一条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数字浙江”和杭州数字经济第一城建设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产业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推进产业国际化,具备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才是真实力、竞争力。

下一步,杭州高新区(滨江)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发挥g20后峰会效应,以迎接2022年杭州亚运会为契机,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 “创新创业高地,提升“国际滨“的全球配置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构筑高新产业新优势。

杭州高新区(滨江)将全面落实好新一轮“1 x”产业政策体系,对不同类别的产业、不同阶段的企业、不同功能的平台实施全方位全流程的精准扶持,加快涌现一大批领军企业、骨干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加快培育一大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型小微企业,加快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拓展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新蓝海,加大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力求尽快形成新的龙头企业、明星企业、爆发式成长企业,加快打造成新的千亿级产业。

“国际滨”的未来,将实现产业国际化与城市国际化相得益彰,真正当好杭州拥江发展示范区,建好浙江省高新产业重要集聚区。

宜业宜居产城人融合发展

“最美跑道”的樱花开了,一树一树的花朵,如云,似雪,像粉。

整个杭州城都在口耳相传:春天到了,我们去滨江看樱花吧!这是滨江的“诗和远方”:一边是浩瀚的江景,一边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今生今世十里樱花”。这条“最美跑道”因其超高“颜值”,时常出现于微博等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俨然成为跑道界的“网红”。到今年年底,“最美跑道”二期也将完工,总长17.4公里。

这是杭州高新区(滨江)把园区当做一个景区来打造,建设“产城人”融合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坚持“产业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民生优先”原则,抓住产城融合发展中“人”这个纽带,围绕“人”在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需求,布局产业、完善配套,让“人”乐意留在此创新创业。如今,杭州高新区(滨江)在实现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同时,城市建设也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詹敏表示,杭州高新区(滨江)城市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杭州高新区与滨江区刚开始合二为一时,就是发展产业,是产业引领,产业是重中之重;第二个阶段是最近5年,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要带动甚至倒逼城市跟进发展,实际上就是产城融合;第三个阶段是未来5年或者说更长时间,杭州高新区(滨江)要实现的是产城人融合,走向国际化。

杭州高新区(滨江)适度控制住宅房地产用地,积极扩大高新产业用地,确保城市公共配套用地,有序增加城市绿地公园,坚持城市留白,努力保持城市“不空不实”的良好形态,大力推进全域城市化、全域景区化。同时,牢固树立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理念,力求“有限空间实现无限发展”,每亩产业用地增加值1100万元,是浙江省平均水平的9倍、杭州市平均水平的7倍,单位产出能耗为浙江省的1/13,获得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彩虹快速路、西兴互通立交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地铁1、4号线顺利运营,地铁5、6、7号线顺利推进,5年来城市河道、交通、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等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坚决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既从根本上消除“城中村”提升了原住民的居住环境,也增加了居民的房屋财产性收入,更为城市发展、产业壮大提供了可贵的用地空间。

杭州高新区(滨江)创新城市工业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培育和壮大工业企业,推行“研发总部 生产外移”新思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英飞特、聚光科技、施强药业、艺福堂等一批企业生产基地在周边地区落户,带动了大杭州的产业合理布局。

产业让城市生机勃勃,城市让产业持续兴旺。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完善:一批幼儿园、中小学相继投用;浙江省儿保、浙医二院在滨江设立院区;两条地铁线路跨江延伸至滨江;龙湖天街、宝龙城等商贸综合体开业,“最美跑道”、区体育馆、区文化中心等文化休闲设施开放……如今,产业高地——杭州高新区(滨江)已成为钱塘江南岸一座宜业宜居的科技新城,让“国际滨”更具国际范。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杭州高新区(滨江)将以“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情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姿态,“滨江就是大孵化器”的格局,砥砺奋进、敢闯敢干,当好“‘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排头兵,努力担当产业报国的责任,率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成为创新的新引擎、产业的新高地,奋力建设快乐创业、幸福生活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

网站地图